1、儿童保健简介儿童保健是研究小儿时期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,采取有效措施,加强有利条件,防止不利因素,促进和保证小儿健康成长的综合性防治医学。
(相关资料图)
2、儿童保健工作的目的是要增强小儿体质,培育品德优良、智力发达、体格健全的下一代。
3、降低小儿发病率和死亡率。
4、 儿保门诊对象儿保门诊对象主要是出生到7岁的儿童,一般满月就应开始做儿童检查了。
5、 婴儿期(0—1岁):6个月前每月检查一次,6个月后2个月检查一次。
6、 1—2岁:每三个月检查一次。
7、 2—3岁:每半年检查一次。
8、 3岁以后:每年检查一次。
9、 儿保门诊检查项目首先问诊:询问出生情况、喂养方式及食用量等。
10、 2、测量:体重、身高、坐高、头围、胸围。
11、 3、体格检查:全身检查,包括头、皮肤、心、肺、腹部以及动作、反应。
12、 4、评价生长发育:综合小儿营养、体重、身长、头围以及动作发育、语言情绪等,智能发育与其年龄发育情况是否正常,作出评语。
13、 5、育儿指导:把科学育儿及预防疾病知识告诉家长,针对性地在合理喂养、护理、体格锻炼、预防接种、疾病预防、早期教育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指导,协助其改进育儿方法。
14、 6、必要时进行血液等方面检查。
15、 7、缺点矫治:检查中如发现缺点,指导矫治,并定期复查,观察效果。
16、 各年龄段的特点胎儿及围产期:围产期指胎儿28周到生后1周。
17、 胎儿保健重点是孕母保健,保证充足的营养,合理安排生活、工作,积极防治疾病,用药慎重,心情愉快。
18、围产期保健重点在预防先天性遗传病;预防异常产、早产、低出生体重儿、胎儿生长发育迟滞以及预防新生儿窒息和感染等。
19、 2、新生儿保健:出生到生后28天,重点是新生儿护理、喂养、疾病防治。
20、 3、对0—3岁婴幼儿保健:主要是提倡母乳喂养,合理添加辅食。
21、合理安排小儿生活和营养、良好生活习惯。
22、定期作保健检查,进行生长发育系统监测,以便及时发现问题,加以处理。
23、完成基础计划免疫。
24、 4、学龄前期儿保(3—7岁):继续监测生长发育,随时进行缺点矫治;重视早期教育,注意培养独立生活能力和讲卫生、讲礼貌、爱集体、爱劳动的道德品质。
25、加强体格锻炼,注意安全,预防意外。
26、 5、学龄期及青春期保健:保证营养,加强体格锻炼;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。
27、加强品德教育,培养良好的性情、脾气。
28、对中学生进行正面的青春期生活卫生和心理卫生教育。
29、 具体的儿保措施护理:护理是小儿保健的重要内容,年龄越小越需要合理护理。
30、 (1)居室:应阳光充足,空气新鲜。
31、每天应开窗通风,上、下午各一次,每次15分钟。
32、 (2)衣着:小儿衣着应以汪汪、轻柔、大小适中,易于穿脱为宜,不应过厚过多。
33、婴儿衣裤、襁褓不应包扎过紧,裤子最好用背带,不用裤带,以免影响胸部发育。
34、 (3)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:①睡眠习惯:自幼训练小儿定时自动睡眠,避免拍、抱、玩、摇着睡,或口含乳头,手指入睡。
35、②清洁卫生习惯;定时洗澡换衣。
36、婴儿口腔粘膜娇嫩,可于哺乳或进食后喂少量温开水清洁口腔,不可用布擦洗。
37、③包住习惯,注意培养饮食卫生,定时进食,进食时注意力集中,不玩耍,不强迫小儿进食。
38、④排便习惯,逐渐训练定时大小便。
39、 (4)预防意外。
40、 2、营养:提倡母乳喂养,重礼辅食的添加及断奶期妥善处理。
41、 辅食添加原则:①由少到多;②由稀到稠;⑧从细到粗;④由一种到多种。
42、习惯一种食物启后再加另一种,不能同时添加多种;⑤应在婴儿健康、消化功能正常时添加。
43、 1—2个月:加果汁、菜汁、维生素A、D 4—6个月:加蛋黄、米糊、稀粥、鱼泥、菜泥 第7个月起可加食鱼、肉沫、肝泥、饼干、豆腐、馒头片 3、教养:促进小儿视、听、触觉、动作、语言、思维、应人应物能力,培养感知、观察、认知、想象、判断等能力,应结合日常生活所接触事物进行教养。
44、在游戏中学习。
45、 4、体格锻炼:应随时利用空气、日光及时锻炼小儿体质,增强其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,增强抵抗力,预防疾病,促进健康。
46、生后2周至1个月就可开始体格锻炼,开展空气浴、日光浴、水浴,随年龄循序渐进。
47、 5、预防接种:督促小儿定时完成各种预防接种。
本文为大家分享到这里,希望小伙伴们有帮助。
关键词: